找到相关内容90篇,用时5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唐西域记》新校

    填閼之水,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,收皆畝一鍾。颜师古注:“言引淤濁之水灌鹹鹵之田,更令肥美。宋王安石《送宋中道判洺州》诗:“余嘗憐洺民,舃鹵半不治。李壁注:“舃鹵,鹹地也。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墮高堙卑,舃鹵化而膏澤。“舃“澙,“澙卤即土地含有过多盐碱成分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故太公望封于营丘,地澙卤,人民寡。又考“舃、“潟 、“斥。《文选·木华〈海赋〉》:“...

    王启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3593778.html
  • 《集量论》略解(之四)

    “诸根觉就是那些感官感觉,“绝无名言之境,就是说那些感官的感觉都是没法用语言表述的,“不须简滥,“简“柬选择,“滥当然就是太多了,“简滥就是把多出来的东西拣出来不要了,“不须简滥不...分别的心念;“无所见的“所是能、所对立的所,“见“现;“故亦非有是指耽著的非有,也就是没有耽著。也就是说,现量是不分别的,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决定产生。法尊法师在这句话的后边儿加了一个括号,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3938350.html
  • “獦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

    “猎可以互训,[16] 已见于《集韵·叶韵》:“猎,作獦。《广韵·叶韵》:“獦,良涉切,戎性,俗写田猎字。《贾子新书·势卑》:“今不獦猛兽而田彘,所獦得毋小,所搏得毋不急乎?武威汉简《秦(大...本来就相互通用,盖文字之正与俗,殊难遽加确认,不可随意区分。[21] 但无论如何,都仍可视为“猎“獦之补充证明,其与敦煌写本诸条虽较《颜氏家训》为晚,且不如《家训》所言明确,但是以之与敦煌《坛经...

    张新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5940393.html
  • 东晋慧远法师〈法性论〉义学的还原

    至极外,并会二者以为〈法性论〉的特色:“至极以不变为性,“得性以体极为宗”。 故以下分三段来叙述此大纲脉络的开展:1.“法性不变 《维摩经集注》中亦幸运地保留了一条远公的注解,且涉及...之生。 “体神、“忘知、“无名“无性之性;“应不以方、“即所缘以成鉴、“人化“因缘以之生。 故谓远公“念佛三昧的修行方法乃假〈法性论〉以为开展。 综前所述,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548441.html
  • 论究“有灭涅槃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

    二)“有灭涅槃于凡夫所修   五、 辨析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根据   (一)杂阿含.351经》信等五相所引申的问题   (二)佛法中“顶位的意义   (三)印顺导师对“知灭而不证的定位  ...派的正义是:以“灭(涅槃)为所缘的果等至是于一切圣者的。  不过,对于井水喻经的定位,觉音论师于其著作《相应部注》中,明白的诠释“有灭涅槃为“三果道/向()圣者所拥有的经验,不通“三果向以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12656274.html
  • 《坛经校释》订补

    改字。  4.“大师不语,自身净心。(页四)校云:“惠昕本作‘自净其心’,较(页五校释二)案,原本先写作“自心净神,后于“心净二字间右侧加一倒钩符号,当读作“自净心神。前引阎氏《敦煌本...:“道安答曰:贫道天以人为师(以人天为师?),义若涌泉,法如流水。汝若要问,但请问之,今对与前疑速说。“对与前疑即“对汝前疑。可知“与’’“汝。《舜子变》:“瞽叟便即与(以)大石填之。“舜...

    邓文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863987.html
  • 《宝性论》及相关论典论佛性与信

    出无量烦恼藏法身 (“出缠如来藏) 与“无量烦恼所缠如来藏 (“在缠如来藏) ;此中,《不增不减经》所说的“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于《胜鬘经》所意指“出缠如来藏,《胜鬘经》依此立两种“如来藏空智。《不增不减经》所说的“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不清净法于《胜鬘经》所意指的“在缠如来藏。又,如来藏作为法界所依又有平等的中介性格,所以《胜鬘经》说“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……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270581.html
  • 胡五峰的体用思想与佛教二谛思想的比较初探

    原则,具有广包的性质:“天下莫大于心,患在不能推之尔;莫久于性,患在不能顺之尔;莫成于命,患在不能信之尔。不能推,故人物内外不能一也。不能顺,故死生昼夜不能也。不能信,故富贵贫贱不能安也。〈卷三...则相应天道变化‘为世俗酬酢’,而应事接物亦莫非天理之流行。也就是说,“‘天地之化’之善,正是通过心之觉润创造而豁显而形著者。[注六]心的灵觉妙运,使其超越有限形体,而与“道而为一:  “或问: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5445845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浅述

    ,受、持、接、调护之意。归者,返回。由旅途而返家乡,由迷途而归正道。“归“皈,由染返净之意。“摄,能摄,指菩萨;所摄,指念佛人。归,能使所归,指菩萨;能所归,指念佛人。菩萨摄念佛人,在生以威力...以为名。   佛问圆通。我无选择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   圆通,包含众妙之意。对佛教的教理,通达无碍,曰“圆;遍入诸有,对世间的一切世相本质,皆已认识“实相,曰“。总摄...

    刘大任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453882.html
  • 敦煌写本《坛经》“獦獠辞义新解

    可证獠人的獦头祭典必然与佤族有相似之处。  考证僚族确实存在獦头文化习俗后,我们再综合潘、蒙两文所引证的文献,就可以从史实存在及字义训释两方面为“獦头说作出定论了。案“獦,与“獦已见于《集韵·叶韵》:“獦,作獦。《贾子新书·势卑》:“今不獦猛兽而田彘,所獦得毋小,所搏得毋不急乎?可证“獦与“獦互通,至迟两汉时已如此。《颜氏家训·书证篇》更谓:“自有讹谬,过成鄙俗……‘獦’化为‘獦...

    张新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3764302.html